1. 八十讯首页
  2. 元宇宙

“元宇宙”的英文叫《阿凡凡达》

0时代,而“元宇宙”将是互联网的3.如果说“元宇宙”是互联网3.所以究竟什么是“元宇宙”?很多人将2021年称为元宇宙元年,但实际上这个概念已经诞生了整整29年。而这个网络世界,就是Metaverse元宇宙。所以说,元宇宙的本质就是一个虚拟世界。那么,元宇宙到底是什么?元宇宙目前尚无公认定义

“元宇宙”的英文叫 Metaverse。

这是一个合成词:Meta(超越)+verse(宇宙),字面含义就是“超越于现实宇宙的另外一个宇宙”,可以把他理解为一个 parallel universe(平行宇宙)。

这么说可能有点抽象,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在互联网大时代中,PC互联网是1.0时代,移动互联网是2.0时代,而“元宇宙”将是互联网的3.0时代。

元宇宙(Metaverse)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92年美国作家尼尔·斯蒂芬森的科幻小说《雪崩》(Snow Crash)中。

这部小说描绘了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数字世界——“元界”。

现实世界中的人在“元界”中都有一个虚拟分身,人们通过控制这个虚拟分身来实现意志。

《经济学人》这篇文章中有两段非常关键:

Using virtual and augmented reality, avatars and lifelike computer imagery, the metaverse will further erase the boundaries between people’s online and physical lives.

译:通过使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虚拟角色和计算机生成的栩栩如生的影像,元宇宙会进一步消除人类线上和线下生活的边界。

这里出现了一系列很火的概念,virtual reality(VR,虚拟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增强现实)、avatar(虚拟角色)…

这个 avatar 需要好好讲讲。

10多年前一部现象级的电影不知大家还记得吗?叫《阿凡达》,英文名就是 Avatar。

其实电影一开始的译名叫《天神下凡》,后来发行人可能不想把电影搞得像部神话片,直接用了音译。

Avatar 来自印度梵语,本义真的就是“天神下凡”,就是神仙在凡界的肉身。

大家想想看,你在玩游戏时,你控制的一个虚拟角色,是不是就是你在游戏中的化身?你可以通过这个虚拟角色来实现你的意志。

所以这个虚拟角色就是你的 avatar(化身)。

所以,在“元宇宙”中,每个人都会有一个自己的 avatar ,avatar 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概念了。

再来看这一段:

Adding to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could be decentralised tools such as the blockchain and cryptocurrencies.

这其实是个倒装句,因为主语后面有比较长的定语修饰,倒装一下会使得句式比较协调,正常语序为:

Decentralised tools such as the blockchain and cryptocurrencies could be adding to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意思就是“诸如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的去中心化的工具会增加经济效率”。

如果说“元宇宙”是互联网3.0,那么在那个世界中的经济效率,不在是由政府背书的法币,而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加密货币,如比特币。

大家现在可以开始了解 blockchain(区块链) 和 cryptocurrency(加密货币)了,为今后的趋势做一些知识上的储备,因为它们很可能是未来的基础设施。

关于“元宇宙”的讨论估计还会讨论下去,就跟当年人们讨论互联网、讨论移动互联的时候一样。

无论你喜不喜欢,你都可能被时代的发展所裹挟,未来我们的相遇,可能不是通过肉身,而是虚拟世界中的 avatars。

今年10月29日,Facebook宣布更名为Meta,也就是“元宇宙”Metaverse的meta。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元宇宙几乎成为了科技圈最火的概念,且没有之一。

除Facebook外元宇宙概念,微软、Epic Games,还有国内的腾讯和阿里都重金筹划布局元宇宙。今年3月,交互游戏开发公司Roblox以300多亿美元的市值在纽交所上市,当日股价即上涨54%,被誉为“元宇宙第一公司”。

所以究竟什么是“元宇宙”?

很多人将2021年称为元宇宙元年,但实际上这个概念已经诞生了整整29年。1992年,美国科幻小说家尼尔·斯蒂芬森在《雪崩》中描绘了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网络世界,所有在现实世界之中的人,都可以在这个网络世界中拥有一个“网络分身”。

这个网络分身被命名为Avatar,对,就是那个阿凡达。

而这个网络世界,就是Metaverse元宇宙。我认为很多人之所以会对元宇宙的含义感到困惑,甚至是感到敬畏,这其中多多少少有些翻译的锅。

在中文里,“元”这个字的概念是指某种事务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比如说,在中国传统哲学里,宇宙的终极规律——道的运行轨迹就是“元”。再比如说,用来描述语言的语言,被称为元语言;用来解释理论的理论,被称为元理论。

然而元宇宙的“元”明显不是这个意思,它对应的是英文meta,意思实际上是“之后”“之外”“之上”,描述的是一种区隔,表示来源于现实宇宙,而又不同于现实宇宙。

所以说,元宇宙的本质就是一个虚拟世界。比如说网络聊天室,比如说QQ,比如说博客、论坛、校内、人人、微信、微博、Facebook、Twitter、Instagram,以及各种各样带有联机功能的单机游戏和网络游戏,让我们能以一个电子化身,甚至是各种各样我们所喜欢的身份,与天南海北的人无视空间距离进行互动,这些网络平台所交织构建的虚拟空间,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初阶的元宇宙,也就是说我们的80后、90后早就是伴随着元宇宙一同成长的。

然而我们刚才说的是初阶的元宇宙,完全体的元宇宙要更为复杂和精密。按照“元宇宙第一公司”Roblox的定义,元宇宙有八大要素,即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迟、多元化、随时随地、经济系统,以及文明。

身份是指虚拟身份,朋友是指不同人群之间进行互动,不难理解。然而沉浸感指得是全感官体验,在元宇宙中你获得的不仅是视觉和听觉的体验,还包括其他一切感官体验,让你能够忽略现实与虚拟的区别。低延迟则意味着元宇宙中的一切交互都是即时同步发生的,几乎不会有任何延迟。多元化指元宇宙会提供丰富、差异化甚至是定制的内容,可以满足你的一切需求。随时随地意味着你可以不受空间与时间限制登陆元宇宙。经济系统是指元宇宙会存在某种与现实世界相连接的货币与贸易体系,可不是某种大型氪金系统,而是现实世界的虚拟经济在元宇宙中的投射。而文明的意思则有点虚无缥缈,我个人的理解是你和其他玩家可以在元宇宙中共同构建独特的虚拟文明。

不难发现,相较于这八大要素,当前的社交网络和电子游戏,基本已经能满足其中的身份、朋友两大要素;能部分满足多元化、经济系统这两点;但至于全感官的沉浸感、即时同步的低延迟、随时随地以及能够允许使用者构建文明这四条,不要说现在的社交网络和电子游戏,甚至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电子产品元宇宙概念,都大概率受制于技术水平而难以做到。

除了技术问题之外,元宇宙还面临一系列悖论。比如说道德伦理问题,如果元宇宙足够真实,让人难以区分与现实的区别,那个体在元宇宙之中犯罪,是否要按照现实世界的法律予以惩处?如果惩处的话,这是否算得上某种“思想罪”,毕竟罪行没有在真实世界中发生;如果不惩处的话,又如何保障元宇宙不至于沦为某种堕落的黑暗丛林?或者说为元宇宙制定一套单独的规则,那什么样的人有资格成为立法者、执法者,又该如何保障规则不为开发元宇宙的科技公司所垄断?从这个角度而言,建立元宇宙所面临的障碍,技术层面某种意义上反而是最简洁明了的。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元宇宙和区块链、虚拟货币一样,不过是资本运作之下科技公司炒出来的概念,是大佬们画出来的一个空气饼;而Facebook之所以要将自己公司更名,与元宇宙挂钩,根本原因是为了“换名改运”,希望以此走出过去一段时间各种利空消息和此前大宕机事件对Facebook带来的负面影响。

我认为这些观点不一定是错的,但毋庸置疑,“元宇宙”绝对是一种未来的前瞻方向。大刘(科幻作家刘慈欣)曾经讲过,人类科技的发展方向无外乎两条,一是向外走向星辰大海,二是向内,开发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cyberpunk世界,甚至最终将人类的意识上传至电子世界之中,让我们在虚空中得到永生。

我们现在觉得元宇宙过于遥远,但其实我们往往也会忽略人类科技发展的潜力。我们无法想象70年后的电子产品拥有怎样的能力,正如同70年前人类在计算机诞生之初也无法想象,自己的这个造物会将人类带入怎样伟大的未来。毕竟,选择机械飞升也许就是我们这个种族突破血肉苦难的最终答案,谁知道呢?

今年3月,元宇宙概念第一股罗布乐思(Roblox)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5月,Facebook表示将在5年内转型成一家元宇宙公司;8月,字节跳动斥巨资收购VR创业公司Pico……今年,元宇宙无疑成为了科技领域最火爆的概念之一。

那么,元宇宙到底是什么?为何各大数字科技巨头纷纷入局元宇宙?我国元宇宙产业又该如何布局与发展?

元宇宙目前尚无公认定义

准确地说,元宇宙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它更像是一个经典概念的重生,是在扩展现实(XR)、区块链、云计算、数字孪生等新技术下的概念具化。

美国著名科幻大师尼尔·斯蒂芬森在其小说《雪崩》中这样描述元宇宙:“戴上耳机和目镜,找到连接终端,就能够以虚拟分身的方式进入由计算机模拟、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

当然,核心概念缺乏公认的定义是前沿科技领域的一个普遍现象。元宇宙虽然备受各方关注和期待,但同样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回归概念本质,可以认为元宇宙是在传统网络空间基础上,伴随多种数字技术成熟度的提升,构建形成的既映射于、又独立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同时,元宇宙并非一个简单的虚拟空间,而是把网络、硬件终端和用户囊括进一个永续的、广覆盖的虚拟现实系统之中,系统中既有现实世界的数字化复制物,也有虚拟世界的创造物。

当前,关于元宇宙的一切都还在争论中,从不同视角去分析会得到差异性极大的结论,但元宇宙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则已得到业界的普遍认可。

其基本特征包括:沉浸式体验,低延迟和拟真感让用户具有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虚拟化分身,现实世界的用户将在数字世界中拥有一个或多个ID身份;开放式创造,用户通过终端进入数字世界,可利用海量资源展开创造活动;强社交属性,现实社交关系链将在数字世界发生转移和重组;稳定化系统,具有安全、稳定、有序的经济运行系统。

受到科技巨头、政府部门的青睐

8月以来,元宇宙概念更加炙手可热,日本社交巨头GREE宣布将开展元宇宙业务、英伟达发布会上出场了十几秒的“数字替身”、微软在Inspire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宣布了企业元宇宙解决方案……事实上,不仅是各大科技巨头在争相布局元宇宙赛道,一些国家的政府相关部门也积极参与其中。5月18日,韩国科学技术和信息通信部发起成立了“元宇宙联盟”,该联盟包括现代、SK集团、LG集团等200多家韩国本土企业和组织,其目标是打造国家级增强现实平台,并在未来向社会提供公共虚拟服务;7月13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了《关于虚拟空间行业未来可能性与课题的调查报告》,归纳总结了日本虚拟空间行业亟须解决的问题,以期能在全球虚拟空间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8月31日,韩国财政部发布2022年预算,计划斥资2000万美元用于元宇宙平台开发。

元宇宙为何能受到科技巨头、风险投资企业、初创企业,甚至政府部门的青睐?

从企业来看,目前元宇宙仍处于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无论是底层技术还是应用场景,与未来的成熟形态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但这也意味着

元宇宙相关产业可拓展的空间巨大。因此,拥有多重优势的数字科技巨头想要守住市场,数字科技领域初创企业要获得弯道超车的机会,就必须提前布局,甚至加码元宇宙赛道。

从政府来看,元宇宙不仅是重要的新兴产业,也是需要重视的社会治理领域。伴随着元宇宙产业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将是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元宇宙资深研究专家马修·鲍尔提出:“元宇宙是一个和移动互联网同等级别的概念。”以移动互联网去类比元宇宙,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政府部门对其关注的内在逻辑。政府希望通过参与元宇宙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便前瞻性考虑和解决其发展所带来的相关问题。

在技术、标准等方面做好前瞻性布局

元宇宙是一个极致开放、复杂、巨大的系统,它涵盖了整个网络空间以及众多硬件设备和现实条件,是由多类型建设者共同构建的超大型数字应用生态。为了加快推动元宇宙从概念走向现实,并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抢占先机,我国应在技术、标准、法律3个方面做好前瞻性布局。

从技术方面来看,技术局限性是元宇宙目前发展的最大瓶颈,XR、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相应底层技术距离元宇宙落地应用的需求仍有较大差距。元宇宙产业的成熟,需要大量的基础研究做支撑。对此,要谨防元宇宙成为一些企业的炒作噱头,应鼓励相关企业加强基础研究,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稳步提高相关产业技术的成熟度。

从行业标准方面来看,只有像互联网那样通过一系列标准和协议来定义元宇宙,才能实现元宇宙不同生态系统的大连接。对此,应加强元宇宙标准统筹规划,引导和鼓励科技巨头之间展开标准化合作,支持企事业单位进行技术、硬件、软件、服务、内容等行业标准的研制工作,积极地参与制定元宇宙的全球性标准。

从法律方面来看,随着元宇宙的发展,以及逐步走向成熟,平台垄断、税收征管、监管审查、数据安全等一系列问题也将随之产生,提前思考如何防止和解决元宇宙所产生的法律问题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对此,应加强数字科技领域立法工作,在数据、算法、交易等方面及时跟进,研究元宇宙相关法律制度。

可以肯定的是,在技术演进和人类需求的共同推动下,元宇宙场景的实现,元宇宙产业的成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作为真实世界的延伸与拓展,元宇宙所带来的巨大机遇和革命性作用是值得期待的,但正因如此,我们更需要理性看待当前的元宇宙热潮,推动元宇宙产业健康发展。

本文紧供阅读参考,请自行核实其真实性。发布者:小八,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80xun.com/metaverse/4391.html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